:::
Riki / 51期至55期
農業與經濟 (51~55)
期數 | 出版日期 |
文章標題
|
文章作者 | 檔案下載 |
51 |
201312 |
臺灣爆發禽流感的威脅下影響消費者信任食品安全認證的因素—以大臺北都會區為例
|
黃明新、劉鋼、魯真、李皇照 | |
51 | 2013.12 |
解析臺灣農業佳戶之所得不均度:兼論非農業所得與農家所得不均之關連
|
石曜合、陸怡蕙、黃芳玫、江文基 | |
51 | 2013.12 |
產業技術升級、進口政策與外國廠商的產業集中度
|
郭虹瑩 | |
51 | 2013.12 |
「資源邊界」與「共用資源自主治理」—以蘭嶼飛魚漁場衝突事件為例
|
林育賜 | |
52 | 2014.06 |
距離與自然資源願付價值之關係—對評估資源邊際價值及總價值的啟示
|
吳珮瑛、黃一琳、劉哲良 | |
52 | 2014.06 |
糧食安全風險衡量與新脆弱性指標之建構
|
顏晃平、吳榮杰、張靜文 | |
52 | 2014.06 |
外科醫師學習效果之分析—兼論工作地點移轉對於醫師學習之影響
|
簡毓寧、陸怡蕙 | |
52 | 2014.06 |
平地造林溫室氣體抵換專案減量方法之研擬
|
陶子婕、林俊成 | |
53 | 2014.12 |
條件評估法處理抗議性樣本及無法確定/不知道樣本之一般化架構
|
吳珮瑛、陳思豪、劉哲良 | |
53 | 2014.12 | 農業環境給付政策之研究—以有機稻米與水稻田為例 | 許家勝、陳吉仲、柳婉郁、廖述誼 | |
53 | 2014.12 | 如何以最經濟的方式攝取營養素:以蔬菜、水果為例 | 林億明、孔維新、吳苡嘉 | |
54 | 2015.06 | 向分量回歸模式之建構-二氧化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關係再檢視 | 吳珮瑛、張弘毅、劉哲良、李瓊映 | |
54 | 2015.06 | 成本異質、配置的生產效率與最適的釋股比例 | 郭虹瑩 | |
54 | 2015.06 | 由網路採用、使用與使用模式三個面向探討台灣性別數位落差 | 江文基 | |
55 | 2015.12 | 日治時期台灣蔗作農場技術效率之分析 | 陳麗旭、劉錦添 | |
55 | 2015.12 | 埤圳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對房價的影響及環境損害評估-GIS基礎下的空間特徵價格法 | 吳珮瑛、陳懿、邱可甄 | |
55 | 2015.12 | 中國各省(市)國有農場經營績效變動研究 | 宋安德、傅祖壇、周國偉、朱學新 | |
55 | 2015.12 | 契作效益之評估-以台灣稻米市場為例 | 秦銘璟、黃亮洲 | |